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关于做好2024—2025学年学科竞赛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5日 字体大小:

    校属各单位:

    为规范学科竞赛,集中精力参加覆盖面广、含金量大、认可度高、影响力强的标志性成果赛事,全面提升学科竞赛获奖质量,深入推进竞赛成果转化,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根据《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永利总站yylcc〔2023〕231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24—2025学年学科竞赛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把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推进“思政+课程+专业+科技+竞赛+产业”与创新创业相融合,构建“主体+核心+兴趣”“一学院一品牌、一专业一特色”学科竞赛体系,实现学校发展、专业发展、课程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五发展”目标。

    二、参赛范围

    (一)学校重点参加A类赛事(见附件1)

    1.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广东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主办的权威赛事。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赛事。  

    3.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等政府授权主办的权威体育赛事。

    (二)适度参加行业B类竞赛

    A类之外的赛事属于B类赛事。在做好以上三类竞赛的基础上,各二级学院根据加强产教融合、扩大行业影响力、争取行业企业资源、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经二级学院申请、学校竞赛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可适度参加以上三类竞赛之外的行业B类竞赛。其中,列入学科竞赛奖励、成果认定和评优评先的限前五名。

    (三)严格限制参加水赛

    各二级学院应避免浪费精力参加水赛,学校不予认定水赛获奖成果。水赛一般具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特征,请各二级学院仔细甄别:

    1.比赛方式较为简单,比如以线上答题为主,有参考题库,题型为选择题等。

    2.比赛获奖率较高,比如线上答题得分超过60分即获奖、完成比赛作品提交即获优胜奖、三等奖以上获奖率超过60%、学校单个赛事获奖项目数量过多等。

    3.部分水赛会以收费为主,参赛获奖难度不大,缴纳费用即可获奖。

    4.赛事主办单位为非官方的民间组织,比赛名称带有“国际”“世界”“全国”等字样的赛事,这类竞赛的主办方往往不是权威机构或知名组织,缺乏行业认可度和影响力。

    三、工作思路

    (一)加强优秀项目和学生选拔

    每年9月新生入学,要加强新生入校引导,树立参赛意识,营造参赛氛围。通过校赛、工作室、体育俱乐部、学生社团等载体,物色选拔优秀苗子,跨学院跨学科组队。要依托资源优势,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依托教师科研项目,挖掘一批起点高、创新性强的项目匹配优秀学生。

    (二)加强多方协同育人

    注重校内资源整合,广泛开展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竞赛要求,分析竞赛选题,分享优秀竞赛作品。将学科竞赛成绩作为社团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此激励社团成员积极参与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可持续科技创新项目要为学生参赛提供支持。工作室、社会实践活动要对接标志性成果竞赛,培育高质量竞赛项目。促进竞赛成果转化,培育一批有市场前进的创业项目。

    (三)加强竞赛组织力量

    永利总站yylcc和二级学院领导班子要针对重点培育亲自跟,关心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建立稳定、专业化的双创干事队伍,充实学科竞赛一线管理力量,加强学科竞赛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每个竞赛要有明确的组织者,要加强与竞赛主办单位沟通联系,组建竞赛沟通群,深入研究竞赛规则,做好参赛动员、竞赛组织和宣传报道。要培育一批有情怀、肯付出、高水平的竞赛指导老师,为参赛学生提供高质量指导服务。要邀请专家对重点培育项目进行辅导打磨,提升项目在大赛中的竞争力。

    (四)注重项目培育规划

    针对重点项目和优秀苗子,要匹配优秀指导老师团队,从大一开始,对标参赛评审指标,培育专利、论文、产品实物、调查报告、合作协议、宣传报道、荣誉称号、专家顾问等参赛素材,尽早开展项目培育。

    重视竞赛团队的梯队建设,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加入团队,确保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和年级分布合理,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的优秀团队。团队内部要充分发挥老队员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经验分享和培训活动,促进新老队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进步。

    (五)健全竞赛激励机制

    每年定期开展学科竞赛评优评先活动,挖掘身边的榜样,在全校营造重视学科竞赛氛围。每学期定期开展竞赛奖励申报,按时发放竞赛奖励。鼓励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发明专利、创业实践等方式获取学分。将教师的职业发展与竞赛指导业绩联系起来,如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奖评优、奖励津贴、工作量认定等激励制度,以激发教师参与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四、注意事项

    (一)未列入本年度赛事计划,但属于教育厅等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新增竞赛任务,按照学校相关安排组织参赛。

    (二)未经学校竞赛主管部门审批,未列入本学年学科竞赛计划项目的比赛,原则上不再组织参赛,学校不予资助竞赛经费,不予认定竞赛成果。

    (三)各组织单位积极规划本学年参赛计划,安排专人落实竞赛任务,明确赛事负责老师,建立竞赛沟通群,做好全校师生的宣传发动、报名选拔、赛前培训、参赛保障、奖励申报、成果宣传等相关工作。

    (四)未列入附件1参赛目录的竞赛,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经评估需要参加的,可填写《学科竞赛项目申报表》(附件2),于9月20日前将电子版发至邮箱2551064240@qq.com,经学校竞赛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参赛。

    特此通知。

    附件:

    1.2024—2025学年学科竞赛计划项目汇总表

    2.学科竞赛项目申报表



    永利总站yylcc

    2024年9月1日


    Baidu
    sogou